後來科技﹑工業上的進步令我們能夠把食物存放更久。但長期存放食物的方法﹐不是冷藏﹑鹽漬﹑曬乾 (或風乾)﹑就是以化學物料加工﹐殺菌﹑防腐。

經過加工的肉類﹐來源﹑成份不詳﹐卻可能佔上我們每天進食肉類的一半份量 (例如﹕早餐的香腸﹑午餐肉﹐午餐的三明治)。
最近看到 Natural News 網站﹐攝影師 Mike Adams 把從超市買來的加工肉類﹐以照相機放大後發現了… 顏料﹑奇形怪狀的脂肪﹑及包裝成份表裡沒有列出的「不明物體」。

大家不妨按此到 Natural News 網站﹐開開眼界。
某些加工肉類 (例如午餐肉) 我從小就喜歡吃﹐亦為我帶來不少童年的回憶。但當食物的成份﹑來源不詳時﹐我們就得加倍小心﹐偶爾嚐嚐就好。
(圖片來源﹕Natural News 網站)